近年來微量元素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在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領域內都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日益引起人們的興趣。人體內包含有碳、氫、氧、氮主要元素和鉀鈉氯鈣等宏量元素以外還含有對人體有益和有害的50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銅、鐵、硒、錳、鎳、鉻、鉛等,各自含量板微,其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但對人體健康確有很大的影響,它們是體內許多酶、激素、維生素的活性中l心,有著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為一切生命過程都與酶的特性有關,人體已發現的各種酶近1000種,需要微量元素激活的酶約70%,所以微量元素在人內缺乏或過剩都會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引起各種生理生化的改變,在臨床上就會出現各種癥狀或某種疾病。
微量元素的研究和應用不只局限于嬰幼兒或優生優育方面,實際上微量元素與中老年病患者有著直接的關系。它對神經系統方面,如:老年綜合癥、癡呆、精神遲鈍或痙攣性癱疾,大腦皮質萎縮,神經原減少,并對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的構造及生理功能有著重要意義。實驗表明中老年頭發中鉛、鎘、錳的含量過剩易于干擾神經原引起智力減退及癡呆,并導致大腦結構及功能異常。還發現,銅過剩及錳中毒可引起腦底及神經節的廣泛病變;另外鐵接觸腦細胞引起和誘發癲癇;精神病患者血銅含量增加,腦脊液含銅量增多,錳含量降低,鐵和鉛含量增加,鋰含量減少等。種種事實及研究結果,均顯示微量元素代謝不平衡對中樞神經系統,以至最高級部位,能產生種種不利影響及病變;同時指出,微量元素對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的構造及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臨床研究顯示和證明,微量元素能影響內分泌腺的功能:①體內鉛過?芍苯訐p傷人體的甲狀腺功能,降低人甲狀腺攝取碘及血漿蛋白結合碘(PBI),降低垂體激素的分泌及腎上腺皮質的機能,還可以損傷生殖細胞及性機能(使生育能力降低,自發性流產增多r、②鐵過剩對胰腺有不利影響,血色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胰腺的纖維化和功能不良,出現糖尿;色素代謝紊亂出現皮膚黑棕色;生殖器發育不良,性機能紊亂,第二性征發育不良,陰毛脫落等。鐵過剩還可能干擾鉻的運輸和吸收,使組織缺鉻,干擾胰島素的生物活性,并認為是血色病發生糖尿病的另一原因。③缺鋅后,影響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機能減退,睪丸縮小,重量減輕,精子數目減少,晚期可使精子的生成陷于頓。第二性征及生殖器發育不全,女子則月經不來潮或閉止。用鋅治療后,上述臨床癥狀及病變會逐漸好轉以至恢復正常。最近用鋅治療男子原發性不孕癥,使血漿睪丸素及精子數目成培增加,治療陽萎有效,均說明微量元素鋅與內泌的密切關系。另外缺錳、鉻、鎳過剩及銅過剩都會嚴重干擾內分泌腺的結構和功能,出現種種生化紊亂及病變。
微量元素與中老年腫瘤患者也有關系,并且是當前十分引人注目
的重要課題,根據大量的地球物理化學,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學調查,營養、生化和臨床的研究,以及動物實驗的成果,顯示和證實了微量元素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及治療均有密切的關系,因而可能為某些腫瘤及癌腫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和線索。
微量元素鎳,國內外的研究一致證實,鎳是很強的致癌性元素,我國煉鎳土人中鼻癌及肺癌的死亡率比其它作業人員明顯增設,發病率分別比正常人高5到150倍,廣東東山縣鼻咽癌發病率高于其它地區,其主要原因是居民主食大米及飲水中含鎳高于其它地區,日本在(1977)年收集到因接觸鎳而誘發的肺癌447例,也同時證明接觸鎳的工人肺癌發病率明顯增高。前蘇聯及加拿大的鎳作業人員中還發現了喉癌,胃癌各種肉瘤及腎癌,可見鎳有很強的致癌性。
微量元素鋅過高于有利于癌腫的發生,土壤中含鋅量太高,zn/cn比升高,胃及消化道系統癌腫發病率增高,最近我國報告胃癌病人的血鋅增多,發鋅顯著降低,指示胃癌和食管癌與口服或攝入鋅過多有關。工業鋅中毒可使任何類型的癌腫發病率增多,一般臨床研究發現癌腫患者的血清鋅降低,尿鋅增多。
微量元素硒被譽為“防癌元素”,缺少硒會誘發各種癌癥,幾項超國家的大規模研究均證明,硒能抑制癌細胞的發生和發展。 (1965—1973)的研究指出,美國城市居民血硒的水平與人口中總的癌腫死亡率呈負相關。也認為乳房癌、結腸、直腸、卵巢、前列腺、膀胱及泌尿系統各部位的癌腫和白血病均與環境低硒有關,亞洲多數國家的人群血硒的水平較高乳腺癌的發病率比其他含硒低的國家反低。我國從一九六九年就對硒有所研究,其中包括人發中的硒據不完全統計,至一九八0年為止,就在全國相當大的范圍內,至少已經累積了達5000例以上人發硒的分析數據。使硒從一個可疑的致癌元素,經過多年的驗證,變成了一個具有抗癌價值的物質。并對城市、郊區、農村以及各種環境下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調查,結果表明發硒處于截然不同的水平。在平時很少食用肉類、魚類,并由低硒地區獲得食品供應的人群中,其硒的攝入量明顯低,各種癌腫發病率也明顯增高。
微量元素與中老年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大的關系,研究表明,飲水、食物及體內含鎘及鈷過剩,對心血管的結構及功能會產生有害影響,其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及死亡率呈正相關。鉻、硒、鋅、錳、氟、釩、銅及宏量元素鈣和鎂對心血管的構成和功能有益,與血管病的發病及死亡率呈負相關。因此,食物中Zn,Cu比值增大可以抑制高血壓的發生;高血壓發病率高的美國人及死于高血壓的患者,腎臟組織中Zn,Cu比值顯著減小。補充鋅可以治療實驗性動脈硬化及鎘引起的高血壓;但Zn,Cu的比值太大又會干擾膽固醇的正常代謝而發生冠心病,也就是說高鋅低銅易患冠心病,另外缺銅也可以引起缺血性心肌病變。
以上簡單介紹了有關微量元素與中老年疾病的關系及發病機理。為了防止中老年疾病的發生,就必須合理攝入種營養素,平衡體內電解質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
|